團隊的正確使用方式 - MTa level 2 上課心得


 大家都知道團隊分工很重要,但是怎麼分呢?誰說了算?自己說的可以嗎?

貝爾賓理論把人分成三種類別,九種角色,但是最妙的事是自己覺得是什麼跟別人覺得你是什麼不見得一致,這時候就會出現別人覺得你該做的事跟自己覺得該做的事不同,回到分工來說,當團隊在討論分工的時候,當你的隊員說「我能做XX」的時候,他能做到的程度真的符合團隊最後想要達到的程度嗎?並不是成員刻意要騙你,而是他真的以為他可以,這時候身為團隊一員,我們的選擇是下意識鄉愿地相信每個個人說的話還是會再客觀評估一下?當我們選擇相信的時候,又有多少成分是不想當壞人,多少成分是不想扛責任?說穿了我們只是放棄對自己團隊的成果負責於是假借「因為我相信他啊」來推卸罷了。除此之外,了解你的隊員不只是了解他的「功能」,還要了解他的「使用條件」,就像台灣地區販售的吹風機操作電壓是110V,如果接上220V就會爆掉,在團隊分工也是如此,如果有個隊員很會組裝,但是他面對壓力就會失常,那麼身為同伴就不應該在容錯率低的時候讓他單獨上場,因為他有很高機率失常,同時這個隊員也很可能因此責怪自己或對團隊失去信心,更重要的是以分散風險的角度來看,當有一件事沒人知道怎麼做時,根本就不應該單獨讓某一個人做,把成敗都壓在一個人身上,對個人來說壓力太大,對團隊來說風險太大。

策略決定你的努力值不值得

在其中一個讓人汗流浹背的活動中,我們組是最快完成的一組,但是最後計分我們卻不是最高分的組,為什麼?因為對規則的理解沒有延伸到策略的選擇上,白話文就是,我們看完規則之後壓根沒有思考根據規則我們要如何進行才會拿高分,埋頭苦幹的結果就是辛苦半天成果化為泡影,甚至讓別組得利,當然結束後因為其他組還在進行,麥可哥勇敢地檢舉別組這又是另一個選擇與代價的議題了。
同時在這個活動中另一個很重要的啟示就是,每個人都應該被放在適合自己的洞裡,別人都可以不代表你就可以,根據目標彈性調整作法才有可能完成,但是回到公司,大部分都是先有了一個位置然後才來找人塞進去,這時候又該怎麼調整呢?

摧毀信任只需要一個放手

團隊默契的建立需要時間,建立信任就更久了,然而可怕的是要摧毀它卻很快,好發於「我不小心XXX」,「我沒注意到XXX」,對你來說可能是無心之過,但對整個團隊卻是硬傷,小則成員間種下心結,大則團隊信任蕩然無存,因此要時刻保持注意細節,不要一個放手也把信任放掉了。

對規則的理解才是勝負的關鍵

當天的最後一個活動是模擬公司的日常,有主管有員工,各做各的事,主管收到任務後派員工完成,於是考驗就發生在主管要先理解任務內容才能「正確地」交派任務,如果主管理解錯員工就不可能做對,再來主管自己也有事要做,如果你因此放任你的員工自己做自己的,不設check point 確認進度跟完成的狀況,說好聽是開明授權,實則是自顧不暇,沒有盡到主管的責任,因為事情不會自己做好,每一步都可能有差錯,主管如果沒有即時溝通修正就等著看事情爛尾,而這個並不是員工的錯,而是主管沒有充分讓團隊理解任務,再者當主管對規則理解不夠好而做錯決策的後果往往就是整個團隊的努力付諸流水。 在MTa level 1 活動中我感受到的是比較細緻用來改善自己的技巧,怎麼自我介紹,話要怎麼說,如何有效地溝通表達讓對方對方能聽懂,如何透過一次次重複的活動提升團隊默契,然而到了level 2,基於level 1所學,要能應用到更廣的層面,如何建立團隊資料庫正確使用他們,分工怎麼分,領導該怎麼做。



#MTa工作坊
#一談就贏




留言